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文学专题 > 作家视野 > 正文

中国节|倪德生:处暑出暑

来  源:澳网(中国)官方网站    作  者:倪德生    日  期:2023年8月23日     

  倘若把春夏秋冬四季,比作宇宙交响的“起、承、转、合”四个乐章,那么位于秋季的第二个节气“处暑”,无疑是这个四季乐章里由高音转入低音的八分休止符。

  汉字的造字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,这不?在甲骨文和金文中,那个“处”字,活像一个头戴皮冠、坐在椅子上歇息的人。处,止也;处暑,暑气至此而止。

  处暑一到,又闷又热的三伏天就告一段落:太阳依然那么炽热,但避开阳光的早晚,已经有了一丝凉气;树叶依然那么浓密,但仔细翻检,或许有一两片叶子已经开始泛黄;秋蝉依然那么鸣唱,但唱出来的歌声,早已没有了先前的激越高亢……“处暑满地黄,家家修谷仓。”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,正是收割水稻的大忙时节,趁着这所剩不多的晴好天气,赶紧把稻谷抢收、抢晒、扬净、进仓,全家人一年的生活就有了保障。“处暑栽白菜,有利没有害。”忙完秋收,在收获了玉米的旱地种上白菜,既躲过了伏旱高温,又为冬季餐桌储备了源源不断的绿色菜肴。

  处暑之后,秋意渐浓,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。处暑过,暑气止,就连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,已经不像夏天那么浓墨厚重、凝聚成块。故而,民间向来就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。

  每年处暑节气,正当农历七月七前后。“七夕”节,或许要算中国传统节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。

  晴朗的夜空中,繁星朗照,一道银河横贯天宇。银河的东西两岸,各有一颗明亮的星星遥遥相对,那就是牛郎和织女。每年七夕,便是他们鹊桥相会的日子。

  老辈人传说:夜深人静时躲到瓜架下,就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,听到他们含情脉脉的悄悄话。若是待字闺中的少女,看到和听到这些,便能够收获千年不渝的美好爱情。人间女子只要心怀虔诚,织女就把智慧和巧艺赐予她。

  源于此,七夕节的风俗,总是同牛郎织女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相连。

  七夕来临,姑娘们用香樟树汁液兑水洗头发,将凤仙花瓣捣碎染指甲。清凉如水的月光下,她们在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庭院里点上檀香,摆上凉床、桌椅,供上红菱、白藕、莲蓬、桂圆、花生、大枣等美食,同一个院落的姐妹们围坐一起,一边吃零食、拉家常,一边对着头顶的织女星默默祈祷心事。

  有的女孩子还情不自禁唱起了乞巧歌:“乞手巧,乞貌巧;乞心通,乞颜容;乞我爹娘千百岁;乞我姊妹千万年!”浪漫而温馨的聚会,直到夜阑人静、斜月偏西才恋恋不舍散去。

  “处暑无三日,新凉直万金。”处暑是火热夏季的短暂停顿,它有时像一个休止符,有时又像一个变音符号,或轻或重、或抑或升,使乐章的走向有些游移不定。但是,春夏秋冬的循环往复,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:处暑过后就是白露,就是秋分……就是硕果满枝的金秋和瑞雪飘零的银冬。

来源:重庆日报客户端